绿松树

搜索
查看: 93|回复: 1

北京常住人口六连降,重庆成唯一正增长直辖市,一线城市 ...

[复制链接]

3

主题

7

帖子

12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12
发表于 2023-7-28 17:15:1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截至目前,四大直辖市2022年常住人口数据已全部出炉,结果可谓喜忧参半。
2022年,重庆、上海、北京、天津人口总量分别为3213.3万、2475.89万、2184.3万和1363万。与2021年相比,重庆人口小增0.87万,北京、天津、上海分别减少4.3万、10万和13.54万。
人口规模是一座城市综合实力的体现,也是城市经济发展、政策变动的折射。如果把时间线拉长到过去十年,我们可以通过人口数据的变化,清晰地看到城市发展的脉络与变迁。
北京常住人口六连降
重庆成唯一正增长直辖市
顶尖城市也留不住人,这一趋势在几年前便已有所显现。
北京常住人口增量从2015年开始明显放缓,2017年正式进入负增长时代,至2022年已连降六年,累计减少11.1万人。而在2015年前的五年里,北京常住人口还在以每年60万人的速度猛增,是绝对的流量大城。


上海和天津也不是近两年才陷入负增长的。早在2015年和2017年,上海常住人口已两次负增长,此后又有小幅上涨。2022年上海人口减少13.54万人,成为降幅最大的一年。天津在2017、2018年累计减少60万人口,2021、2022年又再度减少23.6万人口,成为人口降幅最大的直辖市。
重庆则是过去十余年间,唯一一个人口持续正增长的直辖市。2010-2020年,重庆均保持着较高的人口增量,累计增加320余万人,居全国前列。直到近两年,重庆人口增速才明显放缓,累计增量不足5万。
人口流动背后,透露着城市经济发展的脉络与变迁。北京、上海人口减少,是主动减量发展的结果,重庆和天津则受经济表现影响更大。
北京主动减量发展
上海严控人口规模
北京和上海都是主动控制人口规模的超大城市。
在21世纪之初,北京和上海是绝对的“顶流”城市。2000-2010年,北京、上海常住人口分别增加604万人、628万人,笑傲全国。然而人口规模的快速扩张,也使其产生了资源紧张、交通拥堵、环境恶劣等大城市病,因此,北京和上海开始寻求减量发展。
2014年,北京提出“疏解非首都功能”的发展战略,腾退五类“非首都核心功能”(一批制造业、一批城区批发市场、一批教育功能、一批医疗卫生功能和一批行政事业单位),倒逼产业升级,优化城市功能。
《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016年-2035年)》重新设定了人口调控目标,北京全市人口规模被设定为2300万左右,城六区人口控制在1085万人左右。上海“十三五”规划也提出要严格控制人口规模,到2020年将常住人口控制在2500万人以内。
疏解行动成效极其明显。截至2021年,北京累计退出一般制造和污染企业约3000家,疏解区域性批发市场和物流中心近1000个。大量企业和市场腾退,造成北京人口明显减少。2016-2022年,北京外来常住人口连续七年下降,累计减少37.4万人。2017-2022年,北京常住人口连续六年下降,累计减少11.1万人。


上海在2015和2017年两度陷入人口负增长,此后几年保持小幅增长。2022年,上海常住人口减少13.54万,成为过去十余年间人口减少最多的一次。其中外来常住人口1006.26万,减少了25.73万。
从上海近年的人口增量来看,2022年转入人口负增长并不令人意外。但人口减少13.54万,还是令人颇为惊讶。其中原因想必与疫情脱不了关系。去年3月,上海迎来近年最严峻疫情,从3月28日至6月1日共封城75天,经济发展与居民生活遭受严重影响。全年经济增速未能转正(-0.2%),居民收入增长明显放缓,人口负增长时代加速到来。
不过对于上海、北京这样的城市来说,人口红利虽然不再,人才红利却早已形成。2022年,上海先后放宽世界名校留学人员落户限制和本地、双一流高校应届硕士毕业生落户限制,全力招揽高层次人才。截至11月底,上海累计引进世界前100名知名院校留学人才近7000人,当年通过直接落户政策引进留学人员超过3万人。
北京是全国人才总量最高的城市,近年全力聚焦高精尖产业,培育了新一代信息技术、科技服务业两个万亿级产业集群,和医药健康、智能装备、人工智能、节能环保、集成电路五个千亿级产业集群,迈入高质量发展期。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

主题

11

帖子

16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16
发表于 2025-3-31 21:59:01 | 显示全部楼层
支持支持再支持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绿松树

GMT+8, 2025-4-17 07:49 , Processed in 0.105141 second(s), 2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