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松树

搜索
查看: 60|回复: 0

1.1.高人指点是捷径——总编亲自给我改写消息

[复制链接]

4

主题

7

帖子

15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15
发表于 2023-7-16 18:56:0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1.新闻入门

1.1.高人指点是捷径——总编亲自给我改写消息

我在北京教育报做了两年多的三版专刊编辑后,领导决定安排我进入新闻组,做一版编辑兼记者。
我记得,第一次接受任务是与总编钮辰生去参加北京市级的一个重大活动。活动回来后,我写了一篇消息稿。自己认为是下了很大的功夫,洋洋洒洒,写了1000多字。交上去以后,总编的终审稿返回来了。我拿到稿件一看,刹那间傻眼了。
我以为这篇消息写得不错。可是当我看到稿纸的圈圈点点,补充、调整的文字以及一大片、一大片的整个段落重写的文字,我简直崩溃了。





从总编给我修改的消息来看,问题是非常明显和突出的,几乎全文重写了一遍。
主要问题是核心内容信息不完整;把握关键词不准确;语句表达不清晰。
据我统计,这篇消息稿约1200余字,出现问题的地方大约有60余处。主编亲自改写的段落有三处,约400余字,占全文的三分之一。可以说,这篇稿子是主编重新改写的完全不过分。
内容不完整,最主要的是消息的核心——领导的讲话引用不全。这一部分,主编几乎是全部重写。这个思路的启示应该是非常重要的。在以后的采访中,我非常注意记录领导所讲的每一个提法和观点,注意梳理,应用在写作中。
把握关键词不准确。消息中有一个关键的地方,朝阳区投入多少资金改扩建了多少所学校。其实不是单纯政府投资,而是集资办学,“人民教育人民办”,一个“投资”,一个“集资”。一字之差,谬之千里。一个是这一篇消息的“眼”,一个会议的“眼”,一个政府重要决策的“眼”。但是我在报道中却写错了。
词句表达不清晰。很多语句不完整,不准确。
下面是总编改写后的最后见报稿。
【北京教育报/133-01/1994.05.24】
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一件大事
市政府召开现场会推广朝阳区农村42校校会建设经验
陶西平 胡昭广 陈大白等出席
本报讯(记者赵正元)朝阳区委、区政府在全区人民的支持下,经过三年的艰苦努力,集资近亿元,在20个乡完成了13万平方米、42所农村中小学校舍的改建工程。这是本市继顺义县又一个在全区范围内大规模改建校舍的区县。5月12日,市政府在朝阳区新建的田华小学召开了现场会,推广朝阳区的做法和经验。
陶西平、胡昭广、封明为、陈大白及市委、市政府有关委办局的负责人、各区县主管教育的领导和朝阳区20个乡的负责人出席了会议。
朝阳区委书记宋维良在会上介绍了该区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依靠全区人民,以极大的努力,改建42所农村中小学校舍的指导思想、做法和经验。
胡昭广副市长在会上讲了话。他首先代表市委、市政府对朝阳区委、区政府和全区二十个乡所做的出色工作和卓著成绩表示深切的敬意和感谢。他说,这是一件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大事。它再次证明,市政府决策的“两级管理、三级办学”的管理体制是完全正确的,区(县)、乡(镇)完全可以把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工作办得很好。朝阳区在这方面创造并积累了很多、很好的经验,走出了一条非常有益于教育发展的道路。
胡昭广指出,朝阳区在这次完成42校校舍改建中,概括起来说,有五条经验值得学习和推广。一是必须横下一条心把教育办好。要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首先一把手要做到,这是非常重要的。二是要办好教育,一定要有一个全民的教育意识,各级政府和人民要共同提高对教育的认识。要发动全社会、多渠道集资办教育,只有这样,才能把事情办得又快又好。三是要敢于倾斜政策,朝阳区提出的“五最”(最好的地方建学校、最好的房子是学校、最好的住房分给教师、最好的设备配给学校、最有限的资金用于学校)就是一种政策倾斜。没有倾斜就谈不上政策,教育就发展不起来。有了政策的倾斜,还要真抓实干严格要求,少说空话多办实事。这一点在朝阳区的工作中是充分体现了。四是要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制定总体规划。各区县都要根据自己的实际结合城乡发展规划,画出发展教育的蓝图,然后精心施工。五是在抓好硬件建设之后还要抓好软件建设,即全面贯彻教育方针、全面提高教育质量,关键是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为教师创造更好的工作和生活条件。
胡昭广希望全市有更多的区县像朝阳区那样,真正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真正真抓实干,真正见到实效,使全市特别是农村教育再上一个新台阶。
与会代表还兴致勃勃地参观了改建后的具有古典风格的七十一中学和十八里店小学的校舍、校容。
************************************************************************
这篇稿子给我的启发是多方面的。
首先,要做一个合格的记者,起点要高。最好要找一个高人指点,这样能够走一条捷径,掌握新闻消息的格式及标准,可以做范本使用。从这篇修改后的稿子看,是一篇非常标准的会议新闻消息稿。
一条合格的消息,第一是准确,观点内容表述要准确。第二也是准确,核心内容摘取要准确。第三还是准确,文字表达要准确。特别是关键的词语。不能出错。
所以。总编给我改的这篇消息稿,让我一下子提高了写消息稿的认识和水平。是抓住了消息体裁的精髓,即干货。
这次亲身体验,让我在以后的记者工作中受益颇多。采访和写稿几乎都是按照这个标准去做的,因此才取得了后来一系列的成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绿松树

GMT+8, 2025-4-20 12:14 , Processed in 0.165670 second(s), 2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