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松树

搜索
查看: 86|回复: 0

为了孩子不离婚吗 | 如何面对婚姻难题

[复制链接]

3

主题

7

帖子

13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13
发表于 2022-12-28 15:18:2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为了孩子,不离婚。”
对于那些深陷婚姻困境但选择将就过下去的夫妻来说,这句话多半曾经或者正在影响着他们的选择。“一切为了孩子。”“只要孩子拥有完整的家庭,自己受点苦也是值得的。”你,也是这样样想的吗?

“模范丈夫”,
竟然是这样的人?

小A就是持这个观点的代表。30多岁的她,育有两个孩子,大的上小学,小的上幼儿园。在外人眼中,她拥有令人羡慕的婚姻生活——丈夫是大学同学,不仅英俊帅气,还能挣钱;两个孩子聪明伶俐,乖巧可爱。夫妻俩守着婚后创业的公司,年收入七位数,虽没有大富大贵,但过小日子绰绰有余。
所有的一切在去年春天时,被一条暧昧信息打破。随着这条信息的出现,小A顺藤摸瓜,竟然发现丈夫外面有女人已经不是一时半会儿的事了,至少持续了好几年,并且变换了好几个对象。
“他竟然是这样的人?!”小A从未预料到,自己的丈夫在日常“模范角色”的背后,竟然深藏这么多见不得人的秘密。她开始和丈夫争执,隔三差五地吵闹,提过离婚,甚至也惊动了双方父母。
那一天,他们已经约好去民政局办手续了。出门前,上幼儿园的女儿似乎觉察到了什么,弱弱地对着面无表情的小A喊了一声,“妈妈”。这一声称呼,瞬间让小A的心软了下来,她的脑海中出现了幼年自己的影子——那时候,父母因为吵架离了婚,妈妈搬出了家里,整整半年没有回来看过她!她每日每日地等待奇迹的出现,比如门口忽然出现妈妈的影子,家里忽然听见妈妈的声音……这一切,最终都没有出现。小A清晰地记得自己当年心碎的模样。


“我自己可以苦一点,但不能让孩子失去妈妈,不能让孩子受委屈。”小A在那一刻下了一个大大的决心。这一年多来,她努力地提升自己,也和丈夫斗智斗勇,虽然心里也憋屈,对丈夫不再像以前那么信任,但一想到孩子,就放弃了离婚的打算。“维持一个婚姻,至少可以让孩子有一个完整的家庭,享受父母双方的爱,不被同学轻视和嘲笑,这个因素占据70%以上。”

“为了孩子不离婚”,
背后的动力都有啥?

选择为了孩子不离婚的人,虽然原因各异,但大多存在以下两种情况:第一种,成长经历中有过类似家庭不完整的创伤或风险,“离婚”容易激活自己过去的伤,同时担心孩子再次经历自己的伤;第二种,以“为了孩子好”的名义,间接回避了自己离不开婚姻的无力感和羞耻感。
先从第一种开始说起。
这样的父母和孩子之间关系很近。心疼孩子,体谅孩子,也愿意倾尽全部去付出,甚至包括自己的人生幸福。这样的父母“很伟大”,但容易和孩子“混淆边界”——现在,你可以“为了孩子不离婚”,放弃自己的幸福,那么将来你遇到困难时,孩子又将如何放弃自己的幸福来偿还呢?
很多父母其实并不知道孩子内心真实的感受,转而把自己的个人感受代入,认为孩子也应该是这样想。
我有一位上初中的女来访者,暂且叫她小H。父亲家族重男轻女,逼着女儿生二胎。母亲不愿意再生,不愿意接受重男轻女思想的影响,更为昔日爱人如今的想法感到心凉。于是,这对夫妻开始了长达三四年的争吵生涯,隔三差五地为了二胎的事争得面红耳赤,甚至大打出手。
“看见妈妈每日以泪洗面,我内心非常希望她能跟爸爸离婚,至少这样她可以开心一点。”小H说,“妈妈担心我失去父爱,可在这样争吵的环境中,我也感受不到父爱。”
我曾跟小H的母亲谈过。说起自己的婚姻,她泪流满面。在她小学四年级的时候,父母离异。她清晰地记得,周围同学对自己的嘲讽;也清晰地记得,邻居和好事者戳她伤口一般拿这件事戏谑。


小H的母亲不跟丈夫离婚,即使她知道自己和丈夫之间三观不合、矛盾也无法调和。在她的心中,过去自己因为父母离异而遭到他人嘲讽的经历一直是她的创伤,在心头挥之不去。每当她想到和丈夫离婚这件事,她的创伤就立即被激活。正因为如此,她一方面要防御自己体会到这个创伤,尽力避免离婚的出现;另一方面她把自己的痛苦等同于女儿的痛苦,认为女儿心里和自己想的一样。
再说第二种,以“为了孩子好”的名义,间接回避了最主要的部分——自己离不开婚姻这个现实。
作为一个凡人,我们都趋利避害、趋乐避苦的本能。“承认自己脆弱,离不开”和“为了孩子而承受痛苦婚姻”相比,前者显然更像一个弱者,后者虽然承受痛苦,却因为一个正确且拿得出手的理由而显得大义凛然,甚至有一种奉献的意味蕴含其中。
“为了孩子,我坚决不能离婚。”四十出头的小L最近一遍一遍告诉自己。丈夫曾经对她看管很严,疑心很多,她一度以为那是爱。几个月前,当她越来越觉得丈夫对自己的控制到了一种病态的地步而她却无力反抗时,她感到对婚姻失去了希望。
读初中的儿子目睹父母家常便饭一般的吵架日常,在学校心态也不能稳定,不仅不好好学习,还发展到了自残的地步。“我一次次地告诉孩子,妈妈很好,爸爸也不是他认为的那个样子。他不信。”小L特别地希望在孩子面前呈现一个良好婚姻的状态。可是,儿子大了,她能圆得住么?


“面对自己”向来是勇敢者的游戏。承认自己的弱小和无力,承认自己对一段糟糕的关系、一个不理想人依旧无法舍弃,就更加困难一些。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阴暗面,我们习惯于把强大、勇敢、奉献、无私、执着的一面呈现给外人,剩下不能轻易示人的、甚至自己都不敢去看的部分,就是我们的阴影。
为人父母,倘若我们承担起自己该承担的部分,勇敢地面对自己的光明面和阴影面,这样的榜样示范作用式的给予,或许比借着某些堂而皇之的理由而维持表面婚姻,会让孩子更有滋养、更有力量、得到更多。

婚姻出现问题,
如何降低对孩子的伤害?

真正对孩子好的婚姻关系,是一段父母双方共同的修行——夫妻双方各自为自己负责,也为夫妻关系本身负责,坦诚相待,好好沟通,共同爱孩子,保护好孩子,不把孩子当做“第三者”引入夫妻矛盾中,更不让孩子为自己的选择“背锅”。
孩子需要感受到的是,无论父母关系如何,他们都是爱自己的,父母对孩子的爱不因为夫妻之间关系的改变而改变,也不因为生活在一起的时间长短而改变。


如果孩子不小心已经卷入夫妻矛盾中,这时候,父母最需要做的,是温和地告诉孩子:爸爸妈妈的关系是爸爸妈妈之间的问题,和你无关,这不是你的错,无论怎么样,我们都一如既往地爱你,是你永远可以信赖和依靠的爸爸和妈妈。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绿松树

GMT+8, 2025-4-20 12:10 , Processed in 0.240805 second(s), 2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